3月24日,呼和浩特的沈女士一家三口委托其弟弟在去哪兒網訂了3張4月22日呼和浩特飛往銀川的機票。乘機當天,他們一家三口在辦理登機手續時,卻被告知此航班早已取消。對此,沈女士一家還向值機人員出示了4月22日由去哪兒網發給他們的提示短信:“您有一張今天4月22日呼和浩特至銀川的單程機票,使用本手機號注冊登錄去哪兒客戶端即可查看訂單詳情,更能享受免費航班動態、航班選座等服務”。執飛該航班的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值機人員告訴沈女士一家,此航班早已取消。
由于趕時間,沈女士一家只好臨時購買了飛往烏海的機票,抵達后租車前往銀川市,但由于與對方約定的時間未能抵達,對方很是不滿。期間,沈女士的弟弟告知:“經過與去哪兒網客服協商,去哪兒網只答應可以辦理改簽或按照訂票價格給予退款”。沈女士一家十分不滿,“我早在20多天前便在去哪兒網預訂往返機票,去哪兒網為何不告知飛往銀川航班取消的信息,而且還在乘機當日發送了提示信息。為了這次出行,前后的工作安排及交通住宿都做好了安排,卻因為機票問題全泡湯了,為了不耽誤行程,憑白損失3000元!去哪兒網提出的這種解決方案根本就是不負責任。”
4月27日,記者撥打去哪兒網的客服熱線??头藛T表示,沈女士一家所反映的情況,去哪兒網前期已經收到,并且已經做了退款處理,去哪兒網沒有與乘客直接聯系,至于當日發送登機和出票的信息是網站系統自動發送的。
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在航空公司對航班調整后,航空公司首先有義務通知乘客,如果機票是通過第三方購票平臺銷售,那么平臺網站也同樣有義務協助航空公司,將變動信息轉達給乘客,一般以致電或者短信的形式主動告知,并應該主動致歉后,問詢旅客是否同意更改時間的安排,僅僅通過航空公司的提示短信,比較不妥。
呼和浩特市信真律師事務所的樊律師表示,在沈女士的案例中,去哪兒網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通過第三方購票網站購買機票的時候,雙方已經形成了合同關系,在履行合同期間去哪兒網要協助航空公司,將相關信息傳達給消費者,且不能規避責任,將責任推卸給航空公司,這種僅憑單方面發出信息,而不確認對方是否收到、是否同意,造成消費者合法權益受損的,第三方購票網站也相應有連帶責任。樊律師建議,沈女士在協商解決無效的情況下,可以向去哪兒網工商注冊登記的城市的消協進行舉報,同時可向相關部門提請仲裁,通過司法的途徑進行維權。(記者馬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