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有志家的地里倒了大堆的建筑垃圾攝影/首席記者張弓長
今年春耕以來,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金河鎮后三富村村民武有鎖和武有志兄弟倆一直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們家的5畝多良田突然間莫名其妙地變成了建筑垃圾場。
5月24日,記者在趕往后三富村的途中,武有志又打來電話稱,有一輛大卡車正在他家耕地里傾倒建筑垃圾,他已經報了警。記者趕到后三富村西南側時,發現路邊立著一個很大的指示牌,指示牌上醒目地寫著“呼和浩特市南郊建筑渣土消納場”,指示牌旁邊還搭建了一間簡易板房。正當記者下車對準指示牌拍照時,簡易板房里突然走出多名壯漢,其中一名戴著黑色墨鏡的男子大聲喊:“哎!哎!誰讓你拍照了,你是干什么的?”。記者反問對方的身份時,墨鏡男子聲稱:“我們是賽罕區國土局的。”接下來,記者出示《新聞記者證》后,再問墨鏡男子的姓名時,墨鏡男子就拒絕回答任何問題了。正在此時,賽罕區公安分局金河鎮派出所的3名民警趕來。民警告訴記者,他們是在接到村民報警后趕來的,經調查詢問得知賽罕區國土資源局正在這里回填一個大沙坑,因此村民報警反映的問題還得由賽罕區國土資源局給予處理。隨后,民警離開了現場。記者要乘車進入建筑渣土消納場時,墨鏡男子卻擋在了車前。就這樣僵持了幾分鐘后,墨鏡男子才從車前走開。
記者從指示牌向南行進不遠,便到了武家兄弟的耕地里。武家兄弟的耕地旁邊就是一個巨大的沙坑,而這個大沙坑如今已經變成了所謂的建筑渣土消納場。武有志告知記者,他們兄弟倆在大沙坑旁邊共有5畝多耕地,這是他們在一輪土地承包時分得的土地,也是他們兩家人賴以生存的口糧田。記者看到,大沙坑東側的武家耕地上已經堆滿了垃圾,而大沙坑北側的武家耕田上到處是大車碾壓的痕跡。記者正在現場采訪武有志時,又走過來一名壯漢說:“你怎么能證明這是你家的地呢?再說,我們也沒有往你家地上倒垃圾呀。”武有志回答:“這不剛剛就有一車垃圾倒在我家地里了嗎?警察過來也看見了呀!”在大沙坑旁邊,還停著一輛推土機。武有志說:“那些車都是先把垃圾倒在我家地里,再用推土機把垃圾推到坑里去。”記者看到,武家兄弟的地里確實到處都有推土機留下的印記。
隨后,后三富村村主任王金志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大沙坑是在多年前挖沙形成的,整個大沙坑都屬于后三富村的集體土地,大沙坑旁邊也確實有武有鎖和武有志兄弟的多畝耕地。此外,從來也沒有任何單位和任何人告知過村委會,要把那個大沙坑建成建筑渣土消納場。”離開村委會后,記者又撥通了賽罕區國土資源局局長云小平的電話。云小平說:“賽罕區國土資源局從來沒有辦過任何建筑渣土消納場,所以后三富村的這個建筑渣土消納場肯定與我們無關。”于是,記者再次來到指示牌下的簡易板房詢問那名墨鏡男子的身份時,旁邊的一名男子還試圖搶奪記者正在錄像的手機。
當日11時30分許,記者來到金河鎮派出所報了警。隨后,兩名民警又將記者領到了賽罕區國土資源局金河鎮中心所所長李俊平的辦公室。李俊平也表示對后三富村建筑渣土消納場的情況毫不知情。(首席記者張弓長)
|